10月27日,天津市实验中学滨海学校的运动场上,一场别开生面的中小学生田径运动会拉开帷幕。与往届不同,本届运动会开幕式迎来了一批特殊的“明星”——刚刚在第十五届全运会上为天津夺得多枚奖牌的健身气功代表队。他们与滨海新区汉沽盐场小学265名学生组成的方阵同台展演,将“以形导气、以气运形”的古老智慧,生动呈现在青春洋溢的校园赛场上。

这不仅是竞技体育成果的展示,更是一堂生动的“体教融合”公开课。当全运赛场上的“高光”时刻与基础教育校园实践在此刻交汇,“全运惠民”的宏大命题找到了最温暖的落脚点。金牌的价值,在孩子们专注的眼神和整齐划一的招式中得以延伸,它不仅是赛场荣誉的象征,更成为点燃青少年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向往、激发全民健身热情的火种。

长期以来,社会对健身气功存在“老年人专属”的刻板印象。如今,在中小学生运动会的中央舞台,伴随着孩子们热烈的掌声,这一刻板印象被悄然打破。健身气功与现代田径项目同台辉映,展现了传统体育项目在校园的旺盛生命力,为体教融合提供了创新范式。
“此次组织全运会获奖团队与在校学生同台展演,是我区深化体教融合、推动优秀传统体育文化进校园的重要举措。”天津市滨海新区教育体育局相关负责人表示,“我们致力于让竞技体育成果惠及广大师生,探索以体育人、以文化人的新路径。”

这场展演生动诠释了体教融合的深层内涵——融合绝非体育与教育的简单叠加,而是要让体育,特别是承载着深厚文化底蕴的民族传统体育,为青少年成长注入独特的精神滋养。冠军运动员的榜样力量,从遥远的领奖台延伸到孩子们身边,变得可触可感,激励着青少年不仅追求“更快、更高、更强”的竞技精神,也领悟“更和谐”的生命境界与健康理念。

热烈的掌声之后,更需要扎实的推进。如何将一时的“高光”转化为持久的“光芒”?师资培养、课程建设、评价机制等是关键。据了解,滨海新区正计划通过系统化师资培训、常态化竞赛展演体系构建等方式,积极探索建立可持续发展的长效机制,让健身气功等优秀传统体育项目真正融入校园日常生活,成为孩子们终身受益的健康习惯。
当全运健儿与莘莘学子在秋日阳光下同台,他们共同播下的是一颗体教融合的种子。这颗种子,既蕴含着传统文化的精髓,又沐浴着现代教育的阳光。随着体教融合的不断深化,我们有理由期待,这片沃土必将培育出身心更健康、文化更自信的时代新人,为健康中国和教育强国建设绘就生机勃勃的底色。
相关附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