近日,十五运会群众比赛五人制篮球男子各组的决赛在广东省中山市收官。在B组和C组的金牌均被广东队收入囊中的情况下,打进A组决赛的江苏队面对势在包揽三个组别冠军的广东队,使用7人轮换打满全场并以102比93夺冠。赛后,从领队到参赛球员,在谈及夺冠原因时,一个举办多年的群众体育领域的篮球联赛成为绕不开的话题。
作为江苏省群众体育领域赛事活动中篮球项目的标杆赛事,江苏省男子篮球超级联赛(以下简称“篮球苏超”)的前身为2006年创办的“篮协杯”群众赛事,2019年升级后现已举办六届,汇聚了基层教师、个体经营者、在校学生等千余名业余球员,有近百支俱乐部参与其中,多年来持续推动着群众篮球的普及与发展,已有多名球员进入国内三人或五人制篮球的职业联赛队伍、入选CBA选秀名单。此外,相关赛事还带动了地方文旅经济融合——2024年,宜兴、南通、徐州、南京、东台赛区累计观众达22.35万人次,拉动餐饮、住宿等消费近千万元。
“以前根本想不到,大学老师能进入职业化的俱乐部中,又在全运会赛场拿到一枚金牌。”南京工业大学教师王大庆在帮助球队夺得A组冠军后坦言:“早先打球就是‘野路子’,后来连续打了两年‘篮球苏超’,技术和心态都有了质的提升,联赛就像人才孵化器,给草根球员搭建起追梦的舞台。”
除了集合全省群众中的篮球好手于半职业或职业化的赛事,江苏省内各地的篮球赛事让更多爱好者有了展现技艺、结交朋友的平台,也让更多人被全民健身的氛围所打动。在“全国百强县”涟水,当地的男子篮球联赛已举办十三届,今年的参赛队伍有43支,共有600多名球员报名,赛程长达5个多月;在连云港市灌南县,41支基层球队齐聚江苏省和美乡村篮球赛灌南赛区,青少年们在场边模仿投篮动作,年逾古稀的老人边摇蒲扇边讨论赛事……灌南小学的学生家长王超笑言:“篮球教会了孩子合作与拼搏。孩子不玩手机了,缠着买球鞋、要训练。”
赛事活动愈发红火,健身场地也越建越多。近年来,江苏省在公园绿地中嵌入式建设运动场地,让居民在家门口“近”享运动健身的乐趣。目前,江苏省建成各类体育公园(广场)总数超过1400个,建成群众需求较大的球类运动场地177771个,其中足球、篮球、排球“三大球”场地85772个。全省764处城市公园绿地中,已配建的2424片球类活动场地中篮球场占比最大,有922片。家住南京市江心洲的篮球爱好者李辛在E3PARK体育公园运动间隙时说:“以前想打球就得‘出岛’,路上来回两小时;现在下楼拐个弯,就有6片室外标准灯光篮球场、3片街头篮球场。”一旁的儿童游乐区,“奶爸”王一洲称赞道:“这里正式开放使用是在7月初。我在球场和朋友约球,孩子在游乐场结交小伙伴。公园的预约、人流量查看、设施报修等功能都可以在一个平台实现。”
篮球运动在基层的推广场所数量提升的同时,围绕篮球项目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供给内容与形式逐步丰富。江苏省篮协副主席张世林认为,“通过实施场地免费向群众开放、组织职业教练下基层、开展‘篮球公益课’等举措,篮球运动更加容易地进入百姓生活。未来,省篮协计划将赛事延伸至县级地区,同时开展‘校园篮球联赛’‘社区篮球嘉年华’等活动,让更多人爱上篮球、参与篮球。”
9月16日,2025年“篮球苏超”第一阶段的比赛在宜兴市开赛,共28支球队参赛,相关队伍来自全省13个设区市的篮球俱乐部及企事业单位球员,涵盖职业球员、高校高水平运动员及业余爱好者。宜兴市人民政府相关工作负责人介绍,“篮球苏超”第五次落户宜兴后,当地已成立多部门联合的筹备组确保赛事顺利进行,“将投用3个比赛场地,其中市体育中心主场地可容纳观众超5800名,已对其进行了全面改造提升,使用达国际一类标准的枫木运动地板、国际篮联认证的篮球架和计时计分系统、智能化灯光设备等。赛事期间,我市还将围绕‘吃住行游购娱’推出消费优惠,推动赛事与消费共振,将第一阶段赛事办成‘运动的盛会、群众的节日’。”
图片来源:佛山市体育运动学校微信公众号
相关附件